本文目录一览:
- 1、基尼系数是什么
- 2、世界基尼系数是多少?
- 3、2021世界各国基尼系数是多少?
- 4、基尼系数警戒线是多少
- 5、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什么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长久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据此,我们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世界基尼系数是多少?
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在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基尼系数为0.4670。但世界银行的数据则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财富基尼系数已高达0.789,已大大超过警戒线,明显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
需要知道的是基尼系数的范围在0-1之间,0代表着绝对平等,也就是说越接近0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就越趋向平等;相对的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尼系数越接近1,就说明这个地方的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依照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却是全球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美国基尼系数较大。在薪酬制度设计上注重薪酬保障作用的日本,薪酬收入差距较小;而注重激励作用的美国,薪酬收入差距往往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虽然表现的结果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新力,但社会的割裂和碎片化明显;而日本社会则较为稳定,即使发生1998年那样的经济危机也未产生重大社会问题,但是社会活力和创新力又稍显不足。
而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地方据说曾是非洲的纳米比亚。亚洲地区的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过0.4,但是亦属合理可控区间。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会影响世界基尼系数,就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基尼系数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
2021世界各国基尼系数是多少?
1纳米比亚Namibia 2003 2南非South Africa 2005 15智利Chile 2009 16巴西Brazil 2012 18墨西哥Mexico 2008 27中国China 2009 29新加坡Singapore 2011 34马来西亚Malaysia 2009 35秘鲁Peru 2010 36菲律宾Philippines 2006 37阿根廷Argentina 2009 42美国United States 2007
拓展资料:
影响因素
1、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希望以收入分配制度达到何种目标,是注重分配差异的刺激激励作用,还是注重分配政策的调节保障作用。
2、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
1)收入基尼系数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2)财富基尼系数
除了收入基尼系数(Income Gini)之外,还有一种财富基尼系数(Wealth Gini)。其大概算法与收入基尼系数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收入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总资产统计。而表现 在基尼系数上则是财富基尼系数往往要显著比收入基尼系数大,其原理也好理解,财富是收入的累计,所以往往更加极端。
注意,财富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也只能介于0~1之间,但并不意味着任意部分人的财产之和都小于100%,因为存在部分家庭的总资产为负,这一点很明显:欧洲多数国家前80%的就已经占据100%的财富,在美国,后14%的收入为负 ,后36%的收入总和为零。
基尼系数警戒线是多少
基尼系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美国基尼系数,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5。0.473的基尼系数也并不是很低,按照国际标准或者世行的标准,基尼系数0.4以上就表明这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改进余地
一、有关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美国基尼系数了过去十年中国基尼系数,2012年中国为0.474。1月20日, 国家统计局局长公布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3系数。
二、优劣评价
优点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缺点
1、没有显示出来在哪里存在分配不公。
2、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准则,一些问题如应否除税项,应否剔除公共援助受益者,应否剔除非本地居民,或应否加入政府的福利,并没有一致性,以至没有比较的准则。
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长久以来,人们错误的把这个指标归到基尼名下,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发表了一页纸的澄清文字,标题是“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一项指标的父权认证)。据此得知,基尼系数并非基尼发明的,也不是赫芬道尔重新发明的,而是赫希曼发明的。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