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诸葛亮事迹,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看到底部会有收获喔。
本文目录一览: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
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悖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弓箭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3、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日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4、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img]诸葛亮有哪些事迹?
诸葛亮的十大成就:
1、未出茅庐而有三分天下的理论;
2、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阻曹军连胜势头;
3、赤壁鏖兵,联吴破曹;
4、以退为进,巧借荆州,使刘氏天下终有寸土;
5、谋取西川,奠定刘氏基业;
6、劝主进皇位,成就一代名相;
7、治国安邦,遴选才俊;
8、忠诚不二,辅弼幼主;
9、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10、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
诸葛亮年轻时在“躬耕于南阳”,(建安12年 207 26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见诸葛亮《出师表》),与刘备作了一部著名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帮助了刘备确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在之后,诸葛亮出使东吴,形成孙刘联盟.这是他出山以来第一件杰出的一仗.
建安16年 211 30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蜀建兴元年 223 42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在这段时间,刘备在没有用过诸葛亮.
蜀建兴12年 234 53岁(享年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同时蜀国北伐失败.
另外《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它是艺术,而不是历史.在罗贯中笔下为了主要突出了突出诸葛亮的才华编撰了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等.
诸葛亮的才华主要是政治、并非军事.想要更加了解诸葛亮,《三国志》与《资治通鉴》有大量记载.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呢?
主要事迹:
1.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
2.隆中对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3.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
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成功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4.白帝托孤
至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
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
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5.南征之七擒孟获
直至建兴三年(225)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
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诸葛亮有哪些事迹
事迹一:三顾茅庐
官渡之战后诸葛亮事迹,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诸葛亮事迹的愿望。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诸葛亮事迹!自此诸葛亮出山。
事迹二: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回去后后数一数箭10万余支,周瑜服气。
事迹三: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统使用了一出连环计,让曹操铁索连船,再以黄盖使出苦肉计诈降放火。此战术最为主要的是其实是诸葛亮善观天象,就能算准哪天突然刮东南风,让黄盖放火成功。于是,火烧赤壁,名动天下,三国鼎立。
事迹四:空城计
魏蜀交战,马谡大意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杀至西城城下,城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他自己又坐在城头饮酒抚琴,悠然自得。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真是被骗的一愣一愣的。
事迹五: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巩固后方南征,功成退兵时遇孟获截击,孟获作战勇敢、待人忠厚,在彝族人员好,诸葛亮便起了收复之心。于是便有了这可怜人被抓了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的拜在诸葛亮帐下。孟获的投降使得蜀国南部安定,国力也加强不少。
诸葛亮事迹还有很多,如舌战群儒、火烧博望坡、木牛流马、挥泪斩马谡等等,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些事迹中诸葛亮事迹你最服气哪个呢?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包括但不限于诸葛亮事迹:
1、三顾茅庐:
官渡之战后诸葛亮事迹,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
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2、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回去后数了数箭,超过了10万支,周瑜服气。
3、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统使用了一出连环计,让曹操铁索连船,再以黄盖使出苦肉计诈降放火。此战术最为主要的是其实是诸葛亮善观天象,就能算准哪天突然刮东南风,让黄盖放火成功。于是,火烧赤壁,名动天下,三国鼎立。
4、空城计:
魏蜀交战,马谡大意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杀至西城城下,城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他自己又坐在城头饮酒抚琴,悠然自得。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真是被骗得一愣一愣的。
5、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巩固后方南征,功成退兵时遇孟获截击,孟获作战勇敢、待人忠厚,在彝族人员好,诸葛亮便起了收复之心。于是便有了这可怜人被抓了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地拜在诸葛亮帐下。孟获的投降使得蜀国南部安定,国力也加强不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