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傻二哥食品为什么叫傻二哥?这么可爱的名字,挺特别。
傻二哥编辑东莞市傻二哥食品有限公司-图案商标诠释:图案的圆形设计代表“傻二哥”人所倡导的的“和谐、团结和追求完美”理念;
图案正下方的“傻二哥”文字是“傻二哥”品牌的文字商标,以及环绕图案的三组“傻二哥食品”文字的这些元素的使用说明该图案商标的核心内涵是“傻二哥”文字商标的核心内涵(即“傻二哥”品牌的核心内涵)——务实、诚信、勤劳、自信;
图案的人物图片那憨厚的、微笑的、富有亲和力的表情以及翘起的大拇指,这些元素的设计代表“傻二哥”人的自信、乐观和友善、热情;
图案下半部大幅的黑色色调的使用代表“傻二哥”人的沉稳、务实;
图案上半部以及整个团中大幅的红色和黄色色调的运用代表“傻二哥”人的“沉稳、务实”精神下的不乏热情、阳光的另一面精神风貌。
目录1作品概况
2原文欣赏
3艺术特色
4作者简介
1作品概况文章名称:傻二哥
文章作者:新凤霞
文章出处:《十月》1981年第4期[1]文章入选: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2]2原文欣赏傻 二 哥
新凤霞
我的童年是在天津度过的。那时,天津是热闹的工业城市。就是在南市贫民区,也有很多好玩爱唱的人,还有票友〔票友〕对业余戏曲演员的称呼。聚会的地方——票房。每天有人在票房吹拉弹唱,十分热闹。特别是在夏天,吃过晚饭后,人们就三三两两都到票房来了。虽然是挤在小胡同里,大人小孩却不断地拥到这里来,天津人就有这样爱玩爱唱的传统。
不只是白天常听见有人唱,深夜里也常有人在胡同里大声唱戏,有唱京剧、评剧的,有说唱曲艺的。这个天津,好像到处都有音乐声,连做小买卖的吆喝声,都是有腔有调的。比如有一个卖药糖的,他的吆喝也就很讲究:“卖药糖啊!……橘子、香蕉、痧药、仁丹、萝卜、青果、鸭梨败火。吃块糖消愁解闷儿,一块就有味儿。吃块药糖心里顺,含着药糖你不困。吃块药糖精神爽,胜似去吃‘便宜坊’。吃块药糖你快乐,比吃包子还解饿……”
这个卖药糖的,当时不过十五六岁。他顶聪明,会做木工活,会修锁、修鞋、修车、修电灯,差不多什么都会修。东西坏了,交到他手里,摆弄几下子就好了。他还有一个特点:爱帮人忙,一帮就帮到底,有股子热心的傻劲儿。从来没听说他有学名,冲他这股傻劲儿,人家忘了他的聪明,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傻二哥!说他“傻灵傻灵”的。
他上街卖药糖,要穿上一套专用的行头〔行(xíng)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的穿戴。这里指服装。:白布中式上衣,黑色布裤。挽着袖口,留着偏分头,斜背着一个用皮带套好的、很讲究的大玻璃瓶。瓶口上有一个很亮的铜盖子,可以打开一半盖。围着瓶子,还装了些靠电池发亮的小灯泡。瓶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药糖。瓶子旁边挂着一把电镀的长把钳子,是为了夹糖用的,不用手拿,表示卫生。
傻二哥在家里穿的破破烂烂,去卖药糖时,就把这套干干净净的衣服换上了。他每次出去卖货,总是向邻居们打招呼,“大娘、二伯、三婶子!”地叫着,“我上街了,一会儿见……”嘴里哼着小调就走了,他总是这样高高兴兴的。
傻二哥串街走巷卖药糖,最使人注意的是他的吆喝,非常认真的。看见小孩们多了,他就要作吆喝的准备了。先是伸伸腿,晃晃胳膊,咳嗽两声试试嗓子。两只脚一前一后,前腿弓,后腿蹬;一手叉腰,一手捂住耳朵,这才放声吆喝了。因为他有一副好嗓子,这时候,就像唱戏一样高低音配合,都是一套套的吆喝出来,招来很多人看他。晚上,他开亮了红绿灯泡,照着闪光的铜盖子和电镀钳子,非常显眼。大人小孩挤着来买糖,也有不少是来看热闹的。说实在话,这药糖没有什么好吃,就是五颜六色的好看罢了。比如绿色的,是薄荷的,有点凉味;金黄色的,是橘子的,有点橘子香味;大红色的,是红果的,有点山楂酸味;浅蓝色的,是香蕉的,有点香蕉清香味。傻二哥就靠着一块、两块的药糖,养家糊口,很不易呀!值得佩服的,是他那种耐心和严肃的态度,不怕麻烦。小孩们买糖,经常是为了好看;买去了,想想不好,又来换红的,换绿的,绿的又换黄的,往往要换好几次。傻二哥都是耐心地对待,一点也不嫌麻烦。
傻二哥家里很穷苦。他有一个寡妇妈妈,因为傻二哥卖药糖,我们都管他妈妈叫“糖娘”。他还有三个弟弟。他母亲给人家帮工当佣人,弟弟们就得由他照顾。他上街做买卖,都要托付好邻居们照顾他的家和他的弟弟们。我们这个院子都是穷苦人家,都是互相关心照顾的。
有一次,傻二哥和他妈妈一道出门,妈妈手里拿着一根铁链,一把锁,要把门锁上。傻二哥不让锁,说:“您锁门干吗?叫邻居们看见多不好。”妈妈说:“破家值万贯,穷家破业,丢一把柴火就没烧的。”母子俩吵起来了,大家跑去看,都说:“傻二哥就是有见识,都住在一个院子里,还信不过咱们老街旧邻的吗?”
其实,母亲帮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忽然有一天,她失业回来了。说是因为主人怀疑她偷了钱,把她辞掉了。“糖娘”一肚子委屈,气得直哭,邻居们也都很气愤。傻二哥这下子可得着理了,他对妈妈说:“您看,老冤枉别人偷东西的是什么人?那是财主太太们。咱们院里住的都是穷人,您出门上锁防的是谁呀?”妈妈说:“行了,不锁就不锁,我都依你啦……”傻二哥在我们院里很有人缘,他每天卖药糖回来,都不闲着。帮邻居修鞋,装电灯,哪家有红白喜事,他帮着扫房刷浆,糊顶棚,糊窗户……帮人家搭柴灶,用旧煤油桶做煤球炉子。有时买卖做得好,剩几块药糖,他就分给同院的小孩们。阴天下雨,他帮助老年人买菜;下雪天,他必定把道路扫出来,给大家方便。傻二哥是院子里最能干的人,事事少不了他。
有时,傻二哥还到票房去唱两段,老是乐呵呵的。他妈妈因为劳累过度,又加上孩子多,生活艰苦,老病复发。傻二哥做买卖,还得照料有病的母亲。虽然肩挨肩的三个弟弟都很懂事,但是到底都太小,母亲生病全凭着邻居照料。同院人都说:“大家捧柴火焰高,大伙帮一家好办。”
不久,“糖娘”病故了。傻二哥一人带着三个弟弟,这个家就更不像样子了。邻居大娘们给孩子们缝补衣服,帮着做饭。哪家贴饼子,给他们几个;煮一锅杂合面粥,分给孩子们两碗。有一次,我回家来,看见三个孩子都坐在台阶上,等哥哥回来。天很冷了,都流着鼻涕,互相倚靠着,真是可怜!我把他们领进院子,到我家烤火,让我妈妈找点干粮给他们吃,等着哥哥回家。就这么靠邻居帮助,三个弟弟在哥哥抚养下慢慢长大,到了十一二岁,就不吃闲饭了。去做童工,干散活,捡破烂,捡煤核。学着哥哥的样子,都那么勤快、懂事、热情、善良。
解放前一年,我去青岛唱戏,离开了天津。不知这家四兄弟怎样了,时常想起卖药糖的傻二哥。
1958年,我去天津“中国大戏院”演戏,傻二哥忽然来后台看我。他在糖厂工作,还是业余演员哪!三个弟弟,也都长大成人了。他已经成家立业了,再不是当年卖药糖的苦孩子了。我谈起当年的老邻居,傻二哥说:“穷帮穷,富帮富,官面儿帮财主。全靠了穷邻居们,才熬到解放,才熬到了头哇!”[2]3艺术特色一、朴素而又亲切的语言风格。
新凤霞是一位优秀的评剧演员,她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她的文章犹如她演唱的评剧一样清新流畅,娓娓动人。叶圣陶老人曾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这一篇文章这一特点尤为鲜明。这篇文章极为口语化,读来亲切贴近生活的原本面目,例如文中对于旧天津人们每晚吹拉弹唱热闹景象的描写;特有的叫卖吆喝声都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反映的是生活的原汁原味,读来倍感亲切。作者不玩弄词藻,用的全是老百姓自己的直白。比如在介绍傻二哥名字的由来时她这样写道:从来没听说他有学名,冲他这股傻劲,人家忘了他的聪明,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傻二哥!说他“傻灵傻灵”的。再如写他上街卖药糖的样子:要穿上一套专用的行头:白布中式上衣,黑色布裤。挽着袖口,留着偏分头,斜背着一个用皮带套好的、很讲究的大玻璃瓶。三言两语,将傻二哥卖药糖时认真讲究的特点勾画了出来。
二、通过典型的材料和特定的环境表现人物。
文中写傻二哥对工作认真通过写他上街卖药糖时的穿戴、打扮以及取药糖时的特别用具表现出来。作者还用这一点与他平素在家时的样子做对比,平时在家穿得破破烂烂,从而既突出他家境的清苦同时也表现出工作时一丝不苟的样子,体现出傻二哥缜密的心,
所以这一选材极具表现力,很有典型性。
作者还善于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和背景中去表现。作者写傻二哥的家庭贫苦突出的是他敢于承担生活重负,压不垮的乐观精神;写为锁门一事与母亲争吵表现的是他对穷邻居的信任,具有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写人时作者自始到终将他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因为这环境是傻二哥生存的土壤。
除此以外作者还善于用对比等方法表现人物:解放前与解放后作比,卖药时和在家时作比,这种方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也更加突出。
三、真情实感表现人物
作者在天津长大,难忘老天津卫的生活习惯以及邻里间的深厚情感,有这样浓厚的情感做祭奠,结合她能揣摩各种人物随时随地的内心世界。利用对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人物表现得如此真实。
4作者简介新凤霞(1927--1998),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是青衣、花旦。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天津人,1927年出生于贫民家庭。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作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字作品。
“文革”中她被迫害至残,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在家里也得坐轮椅有人推着。但是她并没有一蹶不振,她想:不能在台上演戏,就在台下做人。新凤霞拿起了笔开始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或作记号,随时请教别人。就这样文化程度为“扫盲班”的民间艺人成了作家,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全国戏曲演员、民间艺人转到专业作家队伍中的第一人。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用她那唯一行动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丰富的阅历,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约四百万字的文学著作。由英国戴乃迭夫人翻译的英文及乌尔都文的《新凤霞》在世界发行。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新凤霞代表作
乾坤带
杨三姐告状
花为媒
刘巧儿
会计姑娘
三看御妹
点秋香
杜十娘
刘巧团圆
小二黑结婚
祥林嫂
金沙江畔
新凤霞回忆录
我当小演员的时候
乌龙院
女侠红蝴蝶
可怜的秋香
双婚配
霞
三笑点秋香
艺海深仇
志愿军的未婚妻
杨乃武与小白菜
凤还巢
阮文追
调风月
六十年的变迁
无双传
春香传
六十年的变迁
新凤霞回忆文丛
人缘
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
舞台上下
少年时
新凤霞卖艺记
我和皇帝溥仪
发愁
以苦为乐
艺术生涯
我与吴祖光
绝唱
恩犬
新凤霞的回忆
新凤霞说戏[3]
景德镇夜晚有那里好玩的啊?
NO。1:瑶里古镇山清水秀很清净适合拍拖。(缺点:太远价钱不适合中学生)
NO。2:人民公园改造后也是绿树成阴,沿江处还有情侣船出租。(缺点:由于现在是免费开放,老大爷和老大妈较多)
NO。3:电厂室内游泳馆,鸳鸯戏水也是不错的选择,电厂周围环境也是很不错的,26路车直达方便。(缺点:一般只适合下午2点去玩,晚上7点就关闭了时效较短)
NO。4:一些中高档的娱乐休闲场所。(缺点:怕对方不喜欢嗨和不够浪漫)
角直古镇有哪些好玩的
角直古镇有哪些好玩的 ?
门票:60无/人
备注:门票为通票,含沈宅、保圣寺、五盛米行、王韬纪念馆、萧芳芳影视馆
角直(与“鹿直”同音),难识的地名,难忘的水乡。一个作为苏沪之间的水乡古镇,她穿越了2500多年的历史风雨,历经了苍桑的岁月……至今依旧保留了她古朴醇正的风貌,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令人留连往返。
角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临于苏州城东18公里,距上海58公里,从苏沪机场路可直达苏州市区和上海虹桥机场;经苏州工业园区和角昆公路可直转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312国道或318国道;水路航道更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古镇乡有很多有名的风味小吃,其中尤以“甫里鸭”和“甫里蹄”享于全国;水乡独有的吴东妇女服饰是古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角直与苏州同龄,她萌动于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角直拥有广袤的沃野和湖泊,自古以来以农业发达著称;古镇保留了从春秋到清代以来的众多名胜古迹,尤其是各个时代、各种式样的古桥为多;古镇居民还保留了几百年前古老生活的意韵、淳朴、宁静和幽雅……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镇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让角直成为浮华背后的乐土。
背上行囊去角直,放松心情、涤荡心灵、净化灵魂;让思绪随小桥流水而来,飘过小巷古宅,渐渐远去……
角端广场
在古镇西口,穿过一座横额上写着“角直古镇”的高大石牌楼再向东前行,穿过角直桥,迎面可见一座由石栏护围的厂雕,那便是角直镇标;一头造型独特的独角神兽——角端。据《宋书·符瑞志》中说,他有两大特异功能,一是速度飞快,能日行一万八千里;二是信息灵通。他懂四方语言,了解远方情况。角直人选他作为镇标,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内藏出自唐代塑圣杨惠之之手的罗汉塑壁艺术瑰宝,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保圣圭原名保圣教寺,是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萧衍笃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于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遭了殃,至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最盛时据称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达半个镇。便但到了元未又再衰颓。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兴,当时规模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时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堪与杭州灵隐寺媲美。
现在的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寺内尚存:九罗汉圣迹、各代铜镜展览、青石经幢、铁钟、千年古银杏、百年枸杞等宝贵历史遗物。
塑壁罗汉
据《吴郡甫里志》记载,原来的大雄宝殿是“宋祥符六年赐紫僧维吉重建”的,亦即建于公元1013年。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旁列罗汉十八尊,为圣手杨惠之所摹。神光闪耀,形貌如生,真得塑中三味者,江南北诸郡莫能及”。
但非常可惜,大雄宝殿1972年因失火,殿内西边的塑壁罗汉全都成了碎泥,后经各方人士合力拯救,终在原址上建造保圣寺古物馆。现馆内罗汉塑像仅存一半,且还有残缺,但仍不失为古典艺术的瑰宝。
澄湖出土文物馆
以展出澄湖遗址出土文物为主的文物馆,馆内陈列了不同时期、形态各异的水井;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珍贵文物;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模型。用生动形象的手段展示了角直先民五千多年以来的生产、生活情景。
水乡农具博物馆
成立于2003年9月的水乡农具博物馆,民列了7000多年前的石锛、石镰;良渚文化晚期的青铜家具;汉代时期的铁制农具;六朝以后出现的犁辕(由直辕--曲辕);宋、元、明、清时期趋于完美的一系列农具。给自古便傍水而居,以农业发达著称的古镇角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陆龟蒙墓
陆龟蒙祠本是陆龟蒙的宅园,当时园中有清风亭、光明阁、杞菊畦、双竹堤、桂子轩、斗鸭池、垂虹桥、斗鸭栏等“小八景”。现祠宇已不存,遗迹仅有陆龟蒙衣冠冢和修复的清风亭、斗鸭池、其中衣冠冢和斗鸭池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龟蒙是晚唐文学家,生于苏州,家世显赫,自小勤读经书,立志学成报国。然而怀才不遇,最后索性到角直买田隐居。闲暇时,也常扁舟出游。他的诗大多反映水乡生活,其中多为吴地景物。鲁迅曾在《小品文的危机》中对他有高度的评价。
叶圣陶纪念馆
叶圣陶纪念馆坐落在保圣寺西面,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角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将当年叶老先生执教的几处旧址重建,开为叶圣陶纪念馆。
叶圣陶,名绍钧,1894年出生于苏州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因家境清贫,1912年于苏州草桥中学毕业后,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制作。1921年,与矛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人生而为学的观点。曾与朱自清、俞平伯等创办了中国文学第一个诗刊《诗》,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等。
叶圣陶对角直感情深厚,创作了不少以角直为背景的小说,如《寒晓的琴歌》、《多收三五斗》、《高高银杏树》等等。叶圣陶把角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长的“摇篮”,临终时更留下遗嘱要将骨灰葬在角直这个“第二故乡”。
沈宅
从保圣寺出来,经香花弄东行便见一座石门宅院,前有青砖照壁,上镌“漪韵”两字。这座宅院就曾是角直教育家沈柏 寒的私邸。今天角直小学的优良基础,就是他当年付出的莫大努力,对角直的贡献不少。沈宅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五进,布局精巧,画栋雕梁,具有清代建筑特点。沈家原为富豪,房产广布,当时有沈半镇之称。沈宅占地约2500平方米,现修复开放的为其西部,约800平方米。沈宅的精华部分是乐善堂。这座三开间正厅是角直镇上最豪华的建筑,不仅宽大高敞,雕饰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轩,有冬暖夏凉之效。厅内琳埌满目的雕饰可谓富家气派十足。
万盛米行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坚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里面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这是叶圣陶的小说名著《多收三五斗》里描写的景象,“万盛米行”也因此而闻名。万盛米行的原型据闻是镇南端殷家祠堂南的万盛恒米行。始创于民国初,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是“前店后场”的格式,店前的河埠头,就是装卸谷米的码头。一到新谷登场,这里舟船汇集,就会出现小说中所描绘的热闹场面。现要的万盛米行。位于南市下塘街南面,门面为三开间朝西店铺,面对河埠。店铺设有售粮高柜,店铺后则是宽敞的石板大院,两廊陈列有稻作农具、加工谷米的各式器具,集江南农具之大成,再现了民国年间江南米市的风貌,成为一处具有水乡生活特色景观。
王韬纪念馆
王韬纪念馆在中市下塘街6号,这是一座清式建筑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内里展示王韬的生平事迹。王韬是近代角直名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改良主义先驱。曾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在香港与友人集资买下英华书院,改为中华印务总局,创办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以政治为主的报章《偱环日报》,鼓吹变法自强的主张,影响深远。
萧宅
萧宅是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古镇现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它原为镇上杨姓武举人所建,后来售予里中望中望族萧家的萧冰黎,故称萧宅。萧冰黎(1881-1946年),名钓,毕业于苏州高等师范学校。后来执教于“五高”,并与沈柏寒、严大容等人一起创办电灯厂,曾任乡议会副会长,为地方公益事业作出诸多贡献。其子萧乃震早年留学德国。孙女萧芳芳现居香港。
萧芳芳是香港电影演员,参加拍摄片200多部,先后获西班牙电影展最佳女主角奖,香港最佳女主角金像奖等。现萧宅内设有“萧芳芳演艺馆”,介绍了她的从影生涯,艺术成就和社会活动。
张陵公园
张陵公园,俗称张陵山,位于镇西南1.5公里处,相传为汉丞相张苍之墓。在张陵山没有发现张苍的墓葬,却发现不少文物。
50年代初,当地农民发掘出土玉镯、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爷和不少陶器,为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证实张陵山当属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遗址。及至1979年,省文管部门组织在陵区两侧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墓葬11座,同时还清理出来东晋砖墓室5座,发掘出蜀青连岗文化类型与良渚文化类型遗址,距今有6000年。张陵公园内尚有二十四孝宫、钓鱼潭、西面厅、儿童动物乐园等供游人玩赏。
古桥之最
“三步二桥”,是指三步跨过二桥的意思。古镇水道纵横,在两河交汇处,两座桥往往有机会相连成直角,俗称双桥,又因形似古代的钥匙而名为钥匙桥。
角直镇内有双桥多达5处,其中以位处市中的三元桥和万安桥为代表。前者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花岗石砌梁式平桥;后者,也是花岗石砌梁式平桥,建于清乾隆前古镇内其他4组双桥,分别是:万盛米行以南的南昌桥和永福桥;东市头的中美桥和交汇桥,中市北的环玉桥和丰桥以自以及是中段的环壁桥和金巷桥。
老街
走进角直,你一定会陶醉于它那传统的街坊景观,角直的老街,弹石铺路,宽约34米,两侧是密密相连的商店,和住宅连在一起,前店后居,一派夫妻家庭店的亲切味道。
廊棚
在中市上塘街有从深200米的廊棚,也叫过街瓦河棚.新修的廊棚沿河都有吴王靠,成为小镇居民的消闲地点,遇上雨天,在此观赏雨中朦胧景色,确是诗意盎然。
水巷
角直的水巷很有特色,一种是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居,临河有门有踏级。一种是两巷夹一河,河两边都有驳岸,井有河埠供人上下船或日常取水之用。驳岸则设有石调凳,供人憩息。
民居
角直的小巷大多是粉墙黛瓦,木门木窗。当中有石库门高墙的,就是从前的大户人家了。这些人家的居室常在三进以上,厅轩堂楼齐备,有的还有走马楼和花园。室内或作雕饰,或陈书画,尽显主人家的文化品味,也是江南水乡民居的另一种类型。而小巷的普通老百姓平房虽然简朴,却不单调,有平房也有楼房,远望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船揽石
角直的船揽石最多时近千个,现在仅剩50个左右,就这些幸存的船揽石中,雕刻手法有阴阳、浮雕、立体,造型丰富多彩,大多为民间吉祥图案,有如意、寿桃、蝙蝠、定胜等;也有采用民间传说的,如狮子绣球、刘海战金蟾;另有简明实用的图案如猫眼、象鼻、立鹤、奔鹿、灵芝等等,表现出民间艺术的质朴美,出提高了石驳岸的观赏价值。
天津那里好玩
天津的必游景点:
1、天津眼
即天津永乐桥摩天轮,是海河永乐桥(原慈海桥)上的摩天轮,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桥上的摩天轮。桥下就有停车场,费用3元/车,车位很多,到这来不用担心停车的问题。票价50元/位,儿童与成人同价。
2、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旧称圣母得胜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斜对狮子林桥,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于1859年底建成此堂,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乘675路,609路,856路,14路公共汽车都可到达。
3、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是天津目前唯一的一座十方丛林寺院,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门票:5元,赠送三根清香。
4、意大利风情区
位于河北区光复道39号,这里原为意大利租借地,几乎包含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该地区现存各类风貌建筑76栋,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近代意大利在国外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乘车线路:乘27路、638路、645路、660路、805路、961路等公交在博爱道站下;乘14路、462路、640路、802路、841路、901路等公交在民主道站下;乘5路、8路、13路、24路、634路、645路等公交在天津站副广场站下。
5、梁启超故居
故居位于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饮冰室位于河北路46号。这两所住宅是民国初年梁启超购买周国贤旧意租界西马路空地所建。门票:10元。
6、玉佛禅寺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当城村南,前身为“法藏寺”,始建于周隋之间(约公元557年~581年)毁于清末民初。2003年8月,天津市宗教局批准重建该寺,更名为玉佛禅寺。市内到杨柳青换乘:市内乘公交669路、824路、672路、便民6路、便民8路、153路等至杨柳青站换乘164路至玉佛禅寺下车
7、洋货市场
天津塘沽洋货市场位于塘沽区抚顺道,它是华北地区首家建立的专门进行进口货交易的市场,主要经营汽车、摩托车、家电、照相器材、服装、手表、打火机、音响等,大都为进口原装货,被誉为沽上明珠、滨海商贸中心。
最快捷的方法是在西站座地铁在鞍山道车站下车,在鞍山道车站换乘840路、673路、643路到中山门车站下车,换乘轻轨到塘沽站(洋货市场)即可。
8、五大道风情区
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马场道为名的六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又被称为五大道地区。五大道最佳旅游时间是5月到11月。特别是秋季,树木藤蔓灿烂得如火如荼,整个老城区都显得极富生命力。
9、天后宫
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
10、天津滨海度假区
位于天津市塘沽区高沙岭东面,又叫做海滨浴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滨浴场之一,这里建有全中国规模最大、15米高的具有三个直滑道和两个旋转滑道的冲水滑梯。
天津小吃有: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锅巴菜、崩豆、小宝栗子、煎饼果子、大饼鸡蛋
主要聚集在以下三条街:
1、南市食品街:在天津用餐,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是到南市食品街,这里不仅是品味天津美食的好去处,而且还是“津门十景”之一。街上聚集了百家名店,集各种风味于一体:既有正宗天津名菜和风味小吃,又有荟萃全国各大菜系特色菜品;既有久负盛名的宫延御膳,又有乡土风味的农家便饭;既有清真大菜和素餐,又有各式西餐西点。
2、天津市和平区风味食品街:和平区美食街位于和平区辽宁路,早在1985年7月就已经建成。这里汇集南北风味餐馆、各地名特小吃,档次齐全。这里有天津传统风味小吃约150多种,缸炉烧饼、三鲜锅贴、铜壶茶汤、快餐盒饭和各种烤烙、蒸食等等,在这里可以完全的领略到天津的美食文化。
3、十月美食街(中山美食街):十月美食街位于河北区中山公园附近,街上以经营当地的小吃店铺为主,逢年过节,这里还会举行各种食品展销活动,届时在天津市面上看得到的小吃摆在眼前,任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