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入账)

admin 2022年09月23日 19:53:11 7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入账)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固定资产每月折旧额怎么算2、...

本文目录一览:

固定资产每月折旧额怎么算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年数总和法,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期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除了最后两年之外不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拓展资料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固定资产的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理念的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注意问题

1.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b.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c.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3.注意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怎么算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的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的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的年折旧额=资产当年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计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折旧固定资产的年限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1]

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分为: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二十七条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 第三十一条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二)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三)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