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阿蒙森 斯科特南极科考站的资料
- 2、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 3、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站是哪里
- 4、南极极点在哪里?世界上第1个登陆那里的人是谁呢?
- 5、为什么阿蒙森胜利了?斯科特输了?
- 6、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历史
阿蒙森 斯科特南极科考站的资料
世界最南的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1957年1月23日建于南极点,海拔2900米。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每年有30人左右在这里越冬。 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长的飞机跑道、无线电通讯设备、地球物理监测站、大型计算机等。可以从事高空大气物理学、气象学、地球科学、冰川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由于冰层以每年平均10米的速度向南美洲方向移动,所以考察站的实际位置已偏离了南极点。为此美国制定考察站重建计划,现已完成了新油库和机场跑道工程,整个计划预计5年完成。 这里的气象站就是岛上的气象中心,各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汇集到这里,然后再发到世界气象中心。 阿蒙森-斯科特站,由极地最著名的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第一个到达,他是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人。斯科特第二个到达,后不幸死亡。后来为了纪念他们,就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1.世界最寒冷之极 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在-28℃,大陆内部的年平均气温在-40~-60℃,最低气温达-89.6℃,是1983年7月在南极冰盖高原的东方站测到的,这是目前世界上的最低气温。而北极的年平均气温较南极高20℃,北极的冬季相当于南极的夏季,南极的冬季就是地球上最寒冷之极。 2.暴风雪最强之地 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到100米/秒,被喻为“世界的风极”,“风暴杀手”。 3.冰雪量最多的大陆 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为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0。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如果这些冰雪量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将升高60米,世界的陆地面积将有2200万平方千米被海水淹没。 4.最干旱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随着大陆纬度的增加降水量明显减少,大陆中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所以,南极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固态的冰雪降落在大陆后形成巨大的冰盖,加之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冰盖的累积量还略大于消融量,形成干燥的“白色沙漠”。 5.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陆 众所周知,世界五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依次是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非洲650米,南美洲600米,欧洲300米。而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那是因为南极大陆上巨大而厚的大冰盖所致。冰盖的平均厚度为2200米,最大厚度达4800米,使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2350米,居世界之首。阿蒙森-斯科特站名字的来源是这样的: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的探险队是最早抵达南极的人,并安全归来。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探险队是继阿蒙森踏足南极的队伍,但在返回时遇到恶劣天气而整队死亡。为了纪念这两个探险家,所以就叫做阿蒙森-斯科特站。
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站是哪里
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站是奥尔卡德斯站,位于南奥克泥群岛。
奥尔卡德斯站为全年性。该基地有11栋建筑物和四个主要研究课题:大陆冰川学,地震学,海洋冰川学(自1985年)和气象观测(1903年始)。
此外,这个科学考察站的容量有限,夏季可以容纳45个人,冬季只可以容纳14个人。因为一般在极地居住的房子都不是水泥做的,都是用一个个钢板拼接而成的,南极的温差比较大,用水泥的话容易热胀冷缩导致破裂,耐久力不太强。
扩展资料
世界各国科考站之最:
1、最大:麦克默多站——美国
规模最大的是美国麦克默多站,位于麦克默多海峡畔,1956年2月16日建站。站内各类建筑200多栋,建有洲际机场、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型综合修理厂、通讯网、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店等。
2、最南: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国
唯一位于南极点上的科学考察站是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花了12个夏天才建成。可以容纳150名科学家和后勤人员,预计可以使用许多年。
3、最冷:东方站——俄罗斯
建立在世界寒极的科学考察站是俄罗斯东方站,它是最靠近南极点的一个考察站,地理坐标为南纬78度28分,东经106度48分,建于1957年。1983年7月21日实测最低温度为-89.2摄氏度,被称为南极的“寒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尔卡达斯站
南极极点在哪里?世界上第1个登陆那里的人是谁呢?
南极点终年被冰雪覆盖,冰盖厚度达2000米,海拔高度为2800米;气候恶劣,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8度,夏季平均气温为零下25到30度,有记录到的最高气温为-12.3℃。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55到60度,有记录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82.8℃,年平均降水量3毫米。南极点并非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
1957年,美国人在南极点的冰盖上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考察基地,并以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和随后而来的斯科特两人的名字,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样就等于美国抢先控制了南极点。至今全球已经有大约3500人到达过南极点。现在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长的冰雪飞机跑道,每年有30人左右在这里越冬。该站还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地球物理监测站、大型望远镜和大型计算机等。那么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是谁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1872—1928)是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人,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带领一支探险队,乘弗雷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洲。
1911年1月4日,他们到达鲸湾,在这里建立过冬营地,将食品放进冰坑里,用冰雪掩埋好,再插上一面旗子,以便到达南极点返回基地的途中食用,他们在这里度过了5个月的冬天生活,1911年9月18日,阿蒙森再次率领四名队员,驾驶着九十只狗拉的五副雪橇,可是被风雪所阻挡,不得不返回基地。
10月19日阿蒙森修改了路线,再次向南极进军,爬高山,绕悬崖,气候奇寒,能见度差,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冰裂缝隙里。1911年12月14日,走在最前面的阿蒙森从雪橇上跳下来,大声喊道:“站住,我们胜利了!”按照精准的计算,他们真正的到达了南极极点,创造了奇迹。
为什么阿蒙森胜利了?斯科特输了?
阿蒙森阿蒙森斯科特站的胜利与斯科特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惨剧阿蒙森斯科特站,并不在于他们两人的计划周密与否,而是在于前者依据丰富的实践经验制定计划,后者凭推理的设想制订计划。
阿蒙森认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惟有爱斯基摩犬才能在南极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20条强壮的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但斯科特认为,狗的胃口太大,南极没有可猎的动物来补充狗的口粮(其实狗能和人吃同样的食物)决定用人力来拉雪橇,终于使自己和几名同伴在返途中因南极的寒季提前到来,在饥寒交迫中死于体力不支。
斯科特阿蒙森队伍经历
1911年(39岁),阿蒙森探险队来到了南极,建立了大本营。阿蒙森极地探险经验丰富,他断定爱斯基摩犬是南极最好的运输工具,它可以抵抗南极的寒冷,也可以充当食物。
10月19日,在经过细心准备和选择路线后,阿蒙森开始向南极点进发。一路上,阿蒙森带领探险队,每前进一个纬度,便设置一个小仓库,储备一定食品和燃料。每隔8千米,在雪原上插一个标杆当路标。
由于准备充分 ,并且天公作美,阿蒙森探险队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升起了挪威国旗。而早出发5个月的斯科特,在33天后,才到达南极点。
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历史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是地球长期有人居住的最南处,也是世界纬度最高的考察站。其名称是为纪念在1911年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罗尔德·阿蒙森和1912年第二个抵达南极点的罗伯特·斯科特。
为支持1957年国际地球地理年活动,此站在1956年开始建设,并自此一直有人居住于此,目前此站所在处距离地理上的南极点约100米,并以约每年十米的速度漂移远离南极点。虽然美国自1957年一直在南极点维持有基地,但中央建筑、厨房和通讯单元曾重建和迁移过数次,包含这些单元的基地就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海拔约2,835米,该站位置的冰盖厚度约2,850米,雪约以每年60–80毫米(换算成水)的速度累积。